吕宇峰立在海拔四千米的冷杉林里,呼吸着稀薄而清冽的空气。这是他进入滇西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第三天。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,他追逐滇金丝猴的踪迹已有五年股票配资学习,却始终只能捕捉到它们模糊的背影和瞬间消逝于林间的金褐色皮毛。
晨雾未散,松萝如碧色流苏垂挂林间。吕宇峰小心调整着相机参数,指尖冻得发僵。突然,一阵细微的窸窣声从高处传来——不是风摇动树梢的声响,是某种更灵巧的律动。
他缓缓抬头。五米外的冷杉枝桠上,一对澄澈的眼睛正望着他。那是一只成年滇金丝猴,唇瓣如玫瑰般鲜红,面容呈奶白色,周身披覆着金褐色的长毛,在晨光中泛出青铜般的光泽。最令人惊异的是,它怀里还搂着一只幼崽,小家伙正好奇地探出脑袋。
吕宇峰屏住呼吸。多年来他梦寐以求的时刻竟如此突然地降临。他慢慢举起相机,动作如云朵般轻柔。猴王没有逃离,反而调整了下姿势,让怀中的幼崽更清晰地呈现在镜头前。那一刻,吕宇峰透过取景框看到了超越物种的信任。
展开剩余57%日头渐高,猴群陆续现身。它们在高大的冷杉间腾跃,采食松萝和嫩芽,发出轻柔的呼唤声。吕宇峰注意到猴群中有个特殊的存在——一只右耳缺了半边的老年母猴,总是离群独坐。当地向导告诉他,这只名叫“断耳”的母猴曾在盗猎者的陷阱中失去幼崽和自己半只耳朵。
正午时分,吕宇峰取出压缩饼干充饥。断耳远远望着他手中的食物,眼神平静无波。他忽然为自己闯入它们的领地而羞愧——这些精灵需要的不是人类的馈赠,而是不被打扰的尊严。
日落时分,猴群开始向夜栖地移动。吕宇峰收拾器材准备离开,却发现断耳仍坐在原处,凝视着远方的雪山。暮色为它的轮廓镀上金边,那双经历过创伤的眼睛里,映照着千年冰峰的光芒。
吕宇峰没有按下快门。他放下相机,单纯以人类的目光,与这个古老的生命共同沉默了片刻。在那一刻他明白了,有些相遇不是为了捕获,而是为了被改变。
下山的路上,吕宇峰回望渐暗的森林。他知道自己还会再来,但不是为拍摄完美的照片股票配资学习,而是为确认那片山岚间的金焰依然自由跃动。人与猴之间那道无形的界线依然存在,但已有了一道细微的裂隙,让两个世界得以短暂相望。
发布于:浙江省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