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栏的话
别处的秋天在收仓,云南的秋天——在结果、在开花、在冒香、在流金。当北纬24°的阳光洒过山川河谷,这片被大地偏爱的土地,正悄悄上演一场从枝头到舌尖的丰收盛宴。
这个秋天,我们不打卡,不赶行程,只想邀请你——住进云南的丰收节奏里。从一粒德宏咖啡豆的觉醒,到一束斗南鲜花的芬芳;从一颗高原水果的鲜甜,到一杯古树茶的回甘......5天,5种生活,5次与土地的深度对话。
云新闻客户端从今天开始推出《云南丰收生活提案》系列策划,把云南的“丰收”,拆成能看见、能闻到、能尝到、能参与的日常。
展开剩余85%加入我们,把生活,种回土地里吧!
第二天
花日
我们不赶PPT
只看凌晨三点的斗南花市
和那一束在晨光中缓缓舒展的玫瑰
“中国每10枝鲜切花,就有7枝来自斗南。”至2024年,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达195万亩,鲜切花产量突破206亿枝——相当于给全球每人送上超过2枝鲜花。全产业链产值超1400亿元,带动19万户花农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,推动超百万人口就业创业。一朵小花,正绽放出千亿级的“美丽经济”。
昆明斗南花拍中心。陈飞/摄
在北纬25°的阳光雨露下,昆明斗南这片土地早已不是普通村庄,而是亚洲最大、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。这里每天上市117类、1600多个品种的鲜花,云南省60%的鲜切花和周边国家、省份的花卉在此交汇流转,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昆明国际花拍中心鲜花货场。陈飞/摄
而这一切的起点,始于42年前的一次尝试——1983年,斗南村民化忠义在自家菜地里种出第一批剑兰,挑着扁担沿街叫卖。如今,他的后代已坐在电子大屏前,用手机指挥百亩花田灌溉,看着自己的玫瑰通过冷链专列发往老挝、越南、新加坡……
云花有多美?
云南的浪漫,写在每一朵花的基因里。
这里的花,不只是春天专属,更是四季常开、全年不断。洋桔梗、多头玫瑰、满天星、勿忘我……无论何时走进斗南,都能遇见扑面而来的色彩风暴。
更特别的是,云南培育出了真正属于中国的“国风之花”——月季新品种“赤子之心”,以朱红渐变花瓣、层叠饱满花型惊艳亮相,成为杭州亚运会颁奖用花;“云锦”“金辉”“丹霞”等自主育成品种,名字自带诗意,气质独树一帜。
想象一下:清晨采摘的玫瑰,午后制成永生花灯饰;昨夜拍卖成交的康乃馨,今早已出现在巴黎街头的花店橱窗;你手中那束35元的重瓣荷花,是从海拔2000米高原直送城市的“云上芬芳”。
这就是“云花”的魅力:量大、价优、颜值高、故事足。
为什么是云南?
“云花”的底气,来自自然馈赠与科技赋能的双重加持:
▶ 世界花园的地理身份证:云南与肯尼亚、哥伦比亚并称“世界三大最适宜花卉生产区”。全年光照充足、气候温和,昼夜温差大,让花朵色泽更艳、茎秆更挺、花期更长。
▶ 种业自强的“中国芯”:截至2024年底,云南累计获得国家授权花卉新品种801个,申请总量达1280个,居全国第一。依托云南省农科院国际花卉创新中心,联合国内外10余家育种企业攻关,“中国风”月季、百合、山茶陆续破土而出,打破国外长期垄断。
▶ 智能种植的“黑科技”:在晋宁张良花卉基地,全基质栽培+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调控营养供给;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,AI温控大棚实时调节光照湿度;全省鲜切花设施化率已达100%,其中高标准温室面积超14.5万亩,亩产最高可达17万枝!
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。胡妤雅/摄
一朵花的“七十二变”
在云南,鲜花不只是插在瓶里的装饰,它还能被“吃掉”“戴走”“搬回家”。
可食用:清晨采下的墨红玫瑰,下午就变成玫瑰酱、鲜花饼、玫瑰茶饮,在弥勒小河边村,连火锅底料都加了花瓣。
可收藏:斗南永生花艺术馆内,脱水定型后的玫瑰化作项链、画框、灯罩,身价翻百倍,远销欧美。
可体验:走进晋宁或丽江的花卉庄园,你可以亲手包扎一束花、制作一个香囊,甚至住进花田边的小屋,听一夜花开的声音。
如何走进花的世界?
从“枝头”到“生活”,云南把花玩出了无数种可能:
买得到便宜好花:游客来斗南,20元能带走一束洋桔梗,价格仅为一线城市的1/5。“不是便宜,是真实惠。”
拍得出人生大片:去开远知花小镇打卡彩虹花海,到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邂逅欧式花谷,随手一拍就是朋友圈C位。
住得进花香里:越来越多花艺民宿、主题酒店兴起,有人干脆租下一整片花田,办婚礼、开派对、做直播。
亲手参与一场盛开:报名花农体验日,学习修剪、采摘、分级、打包全过程,感受“从泥土到绚烂”的生命旅程。
2024年5月2日,“五一”期间,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火爆。高吴双/摄
这个丰收节
来云南
住进花花世界!
云南日报-云新闻 出品
编辑:陆橙
美编:李苒苒
审核:李喜翠
云南日报-云新闻观云南 知天下权威网络配资专家门户
发布于:北京市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